散朝后。
武英殿。
此时,殿内聚集了大明目前在世且在爵的二公七侯一伯,共计十人。
前文说过,因常继祖年幼,还未袭开国公之爵,故而朱棣召开本次御前勋贵会议,只有两位公爵与会,即魏国公徐辉祖、曹国公李景隆。
徐辉祖担任着五军都督府右都督一职,李景隆担任着五军都督府左都督一职。
由于历城侯盛庸、西平侯沐晟已南下出征安南国,江阴侯吴高、泾河伯陈亨在辽东主持军务,其他因年幼未袭侯爵的人,不在本次与会人员名单之中。
所以,有幸参加这次御前勋贵会议的侯爵、伯爵,共有八人,分别是武定侯郭英、长兴侯耿炳文、越巂侯俞渊、安陆侯吴杰、凤翔侯张杰、宁远侯何福、淇侯丘福、诚意伯刘璟。
这八人之中,郭英、耿炳文、俞渊、吴杰,皆没有职务在身,处于闲职状态。
刘璟兼任着詹事府詹事,丘福领着中军都督府都督佥事之职,何福领着前军都督府都督佥事之职,张杰挂名府军前卫指挥佥事。
“右都督可知陛下召集我等来此,商议何事?”
李景隆站在徐辉祖身后,低声问道。安慕小说网
徐辉祖答道:“我也没有事先收到消息,估计陛下可能要对外用兵,否则不会召集我等武将勋臣。”
“诚意伯也来了,他虽是勋臣,可不是武将。”
李景隆瞥了一眼不远处的刘璟,对徐辉祖说道。
“诚意伯是东宫詹事府詹事,善于运筹帷幄,他来参会,大概是太子殿下也会来。”
徐辉祖想了想,低声说道。
另一边,作为新晋勋臣的淇侯丘福、宁远侯何福两人也在交头接耳的议论着。
“淇侯是陛下的潜邸老人,深得陛下信任,可知道些什么?”何福小声问道。
丘福大大咧咧道:“宁远侯过誉了,丘某行伍出身,原为燕山中护卫千户,赖陛下信任,擢升为府军卫指挥使,这才有机会领兵远征帖木儿国。不过,今日所议之事,陛下并没有事先透露。”
就在众人低声议论着本次会议将讨论何事之时,宦官李兴的一声高呼,让他们立即停止了议论。
“陛下驾到!”
随着李兴的一声高呼,永乐皇帝朱棣身穿蓝色团龙纹常服,从正门走了进来,尾随其后的正是太子朱高煦。
“臣等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万岁。”
徐辉祖、李景隆等十人皆俯身下拜道。
“都平身罢。”
朱棣挥手道:“赐座。”
侍立在殿门口的李兴听到朱棣吩咐,立即给殿门外走廊下准备着搬交椅入内的一众内侍打眼色。
片刻后,徐辉祖等十人分成左右两排,各自坐了下来。
朱棣端坐在高台上的御桌之后,朱高煦则坐在御桌左下角的第一把交椅上。
“朕此次召集诸卿过来,乃是为了商议两件要紧的事。”
朱棣开门见山道:“一是北疆边防之事,二是西疆骚乱之事。”
众人闻言之后,皆各有所思。
蒙元被大明赶出了长城以北之后,其残存势力虽然经常互相残杀,时强时衰,但却一直侵扰大明的北方边境,企图卷土重来。
因此,自大明建国开始,其边防就一直以北方边镇为重。
历史上,大明王朝北方的边患几乎从未停止过,直到亡于李自成。
大明王朝面对北方鞑虏的骚扰,在其长达两百多年的统治时间里,开始修建新的长城。
并在原有长城的基础上,创造出了比其它任何朝代更为雄伟壮阔的明长城。
而且,大明依靠长城,建立了一整套抵御北方游牧部落的防御体系。
不仅如此,大明立国之后,朱元璋数次分封藩王,即为固土守边的塞王,由塞王统辖漠南诸卫所,以山河固险。
当时还有大明文人自夸曰:“我国家驱逐胡元,混一寰宇,东至辽海,西至酒泉,延袤万里。中间渔阳、上谷、云中、朔、代,以至上郡、北地、灵武、皋兰、河西,山川联络,列镇屯兵,带甲四十万,据大险以制诸夷,全盛极矣”。
此外,朱元璋又在长城以北建立吉林船厂、安东卫、大宁卫(后世的赤峰)、开平卫(后世的多伦)、东胜卫(后世的呼和浩特)、亦集乃旧城等军事重镇,作为北方塞王的外围据点。
又在要害之地,如紫荆关、芦花领、古北口、居庸关、喜峰口、松亭关等处,也都置兵戍守。
于是,东起辽阳,西经大宁、开平、兴和、独石、东胜,抵大同,数千里间,各边镇卫所都驻军队、开屯田,声势相连,形成了一条牢固的边防线。
其中,亦集乃、东胜、开平、大宁、开原、吉林、山海关乃关内外交通枢纽,地势最为重要。
“三十多年前,我大明正义之师进入大都,蒙元顺帝仓皇逃离,遁入草原。于是,从儿皇帝石敬瑭手里开始丢失的燕云十六州,终于回归华夏。”
朱棣接着道:“至于远遁草原的北元,随后因权力纷争,分裂成了大大小小许多部落。自那以后,大明北疆便有鞑虏不断骚扰与掠夺。”
“为了抵御北方草原人的侵扰,太祖皇帝亲自设计了两道防线。”
“自东胜以西至宁夏、河西、察罕脑儿,东胜以东至大同、宣府、开平,又东南至大宁,又东至辽东,抵鸭绿江,北至大漠,乃是第一道防线。”
“又自雁门关外,西抵黄河,渡河至察罕脑儿,又东至紫荆关,又东至居庸关及古北口,又东至山海卫,乃是第二道防线。”
“这两道防线,可保北疆边防无忧。”
朱高煦却是知道,人算不如天算,朱元璋虽然极具战略眼光,可他毕竟有着历史局限性,看不到也想不到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历史上,正因为老朱晚年在处理继承人的事情上,没有思虑周全,导致朱允炆继位后削藩过猛,逼迫燕王朱棣发起靖难。
燕王朱棣赢得靖难之役后,将大量防守蒙元的边军调入内地,使得老朱当初设计的两道防线出现空虚,许多防线被迫收缩。
然而,历史被改变,朱棣顺利继位,大明没有发生靖难。
因此朱元璋设计的两道防线仍在,只不过因为塞王入京,北方各大重镇此时由边将在镇守,其中有好名将领是当年卷入蓝玉案被除爵的勋臣。
“但是,自太祖皇帝有意改封诸藩于海外之后,北方各处要塞皆交由宿将镇守。”
朱棣说到这里,话锋一转,道:“而今已过数年,一来诸将需要换防,二来朕决定加强两道边防线上某些要塞的守军力量。”
“朕想听一听诸卿的意见,对哪几座要塞增加兵力?”
朱棣要求边塞守将换防,乃是为了防止边将长期固守某一个地方,形成根深蒂固的势力,避免出现兵为将有的局面。
至于加强北方两道防线上个别要塞的守备力量,是为了将来大明出兵西域时,防备草原人趁机入侵大明北疆。
朱棣望着曹国公李景隆道:“曹国公,你先说。”
“陛下,自秦汉始,中原王朝最大的敌人,便是来自北方草原的游牧部落。”
李景隆恭声道:“当年太祖称帝之时,虽身处江南的温柔富贵之乡,但却不敢忘记宋代崖山之役的惨状,故而极为重视北疆之安危。”
“洪武三年,太祖高皇帝下令,山西都卫于雁门关,太和岭并武,翔诸山谷间,凡七十三隘,俱设戍兵。”
“同年,家父(李文忠)领兵打到上都之后,太祖就在那里设立了开平府。自那时起,我大明的边防线,便再次向北推进百里。”
“次年,蒙元辽阳行省的长官刘益投降,我大明天军进入辽东,之后一路势如破竹,陆续攻占辽阳、沈阳等地。”
“大明占据辽东之后,太祖皇帝撤销了那里的地方衙门建制,而设立了军卫都司。”
“由于辽东汉胡杂居,位于四战之地,太祖皇帝设立卫都司,乃是为了将辽东与草原加以隔绝,阻止蒙元与女直联合。”
“因此,臣以为,辽阳之地,应当加强兵力防备。”
朱高煦知道,朱元璋经过元末数十年的战斗,养成了及其敏锐的观察力和战略眼光。
因为历史上在明朝末年,就是女真联合蒙古共同入。
而大明控制住辽东,便可以将草原人堵在西边。
“陛下,臣认为应该把东胜卫也算上。”
魏国公徐辉祖听了李景隆所言,恭声接话道。
朱棣道:“为何?”
“陛下,太祖皇帝当年设东胜城于三降城之东,与三降城四守御处并列。东胜此地,向东可关联开平、独石、大宁、开原安东卫,向西可联贺兰山宁夏卫、北山威虏卫、白城子守御千户所、威远守御千户所、亦集乃旧城,通为一边。且因东胜之地势直,则近而易守。”
徐辉祖恭声答道:“太祖认为东胜卫是‘大虏之警,守在东胜’。”
朱棣望向朱高煦,道:“太子,你怎么看?”
洪武三十年,朱元璋曾下令让诸边将依照他筹画的三北山河形胜图本行事,其中最重要的据点,便是东胜之地。
朱高煦依稀记得,朱元璋的原话是:“只依着我这图本。自东胜以西至宁夏、河西、察罕脑儿,东胜以东至大同,又东至宣府,又东至开平,又东南至大宁,又东至辽东,又东至鸭绿江,北去不拘几千里;南至各卫分守地方,以南自雁门关外,西抵黄河,渡河至察罕脑儿,又东至紫荆关,又东至居庸关北,又古北口北以东诸口外,以至山海卫外。”
“除军民农种田不许牧放,其荒闲平地及山场,腹内诸王、驸马及极边军民,听其牧放樵采。其在边所封之王,毋得占为己场,有妨军民牧放樵采。其腹内诸王、驸马,听其往来东西牧放,自在行营,因而操练防胡。敢有称说自己草场、山场者,其论非轻。”
“东胜界内,北去须千里,军民听其牧放取采。南亦如之。东西十三卫,横阔所界地方,将及七百余里。每卫界内,北去不拘几千里。大山小山,平野沙塞,军民皆得取采。晋、代、谷王并指挥人等,并不许指自己牧场,致令军民采取不便。为此画定界分,王与诸指挥等官,遵守毋违。”
因此,在听到朱棣提问之后,朱高煦立即回想起了脑海中有关东胜之地的记忆。
他恭声答道:“父皇,当年皇爷爷除了对东胜增置军卫,扩建城垣,调军戍守屯田外,更向东胜守军配备了火器。”
“故而,儿臣认为,皇爷爷对东胜极为重视,朝廷应当加强东胜卫的防守兵力。”
朱棣颔首道:“朕记得,当时你皇爷爷还特地让你教东胜周边的卫所军如何在口外牧放马羊、分配马羊,还有骑调小马驹子习性,以及如何让卫军像鞑靼一样利用羊毛、羊奶过日子。”
“甚至,还包括如何在空闲时筑城。之后,你皇爷爷好像还让你去东胜会合山西行都司哨马,加以制造火枪战车等事。”
他说到这里,环视其他人,问道:“诸卿可有异议?”
朱棣是问众人对朱高煦认为增强东胜卫的兵力可有异议。
徐辉祖、李景隆相视对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出了赞成的意思。
“陛下,臣无异议。”徐、李二人先后恭声道。
其他人见状,也有陆续发生表示支持朱高煦的观点。
朱棣点了点头,接着道:“现在确定了对辽阳与东胜两处要塞增兵,那么可有其他要塞,也需要增兵?”
他望向丘福道:“淇侯,你怎么看?”
“陛下,努尔干都司功绩显著,辽东之北的各女直部落多选择了臣服。因此,臣认为,大明的边防之重应该在河套一代,故而大同、宣府、宁夏三地,当派重兵把守。”
丘福颇有见地的分析道。
朱棣闻言,扭头看向朱高煦,道:“太子,你觉得淇侯所言如何?”
“父皇,儿臣赞成淇侯之言。”
朱高煦干脆利索的答道。
PS:这一章写的不好,明天我会进行修改,先这样。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为您提供大神步惊俗的重生朱棣之子最快更新
第一百六十三章:太祖划定的边防线免费阅读.https://www.xfanjia.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