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阮昭还是听几名游客说起才知道。
皇城那边出了大事,据说是因为太子回程时遭受刺杀,回宫后一直卧病在床。
陛下与皇后震怒,下令彻查此事。
而后查出朝中有几名大臣竟然勾结他国截杀太子。
接着就是拔出萝卜带出泥,拉出了一连串人,除了皇城外,还有许多州郡也有人相继落马。
此事现在闹得沸沸扬扬。
赵堇廷回程已经半月有余,大都督显然知道发生什么事,却未跟她提起过。
应该是赵堇廷的主意。
主要是她有些不确定此事是意外还是故意。
因为赵堇廷身上有护主藤,按说应该不会这般轻易受伤。
且上次看对方送来的信,字里行间也没透出异样。
不过阮昭还是有些不放心,所以直接找上大都督询问情况。
自从上次大都督亲自来送信,并叮嘱她有事可直接去寻他后,阮昭倒也没客气。
大都督见她第二次找上门竟是因为自家外孙,心下倒是欣慰且暗喜不已。
这般看来,外孙似乎也不算是一头热了。
既然阮昭知道,大都督也没瞒她,便把赵堇廷回宫及发生的事情告诉她。
听完整件事后,阮昭愣怔半晌。
赵堇廷的确遭遇刺杀,不过伤是自己制造的,只是为了更具说服力。
他回宫后赵皇立刻彻查刺客一事,然后查到了宿州毕兴船帮。
这批刺客和集结的兵马都是通过船帮运送到潼关城那边截杀太子。
一个小小船帮为何敢圈养私兵截杀太子。
彻查之下方知宿州太守和刺史等人伙同船帮私卖官盐,中饱私囊。
刺杀太子及贩卖私盐,罪上加罪。
赵皇怀疑背后应还有党羽,便命人把这些人押解到皇城问审。
谁料路上又遭遇刺客,大部分人都被杀害。
留下几个活口被带回,当堂指认出朝中不少大臣。
这一下拔出萝卜带出泥,一串又一串,不止整个朝堂震动,赵国各州郡都战战兢兢起来。
而这一切都是赵堇廷的计划。
阮昭此时才知道他为什么会突然回去,原是因为她的造船计划。
不得不说赵堇廷这招也的确狠。
以身为饵,声东击西,一环扣一环。
若他直接表示要查各州郡的船帮,肯定会遭遇各处拧成一股绳的阻碍。
可如今多了一个截杀太子,通敌叛国的罪名,谁敢冒险去担。
收受贿赂,私卖官盐,最多满门抄斩,若能从中周旋,还能判个流放,至少可保住性命。
若被扣上通敌卖国,谋害皇储的罪名,那可是诛九族啊。
灭族之祸,谁敢赌。
因此不需要上面下令,各州郡就开始自查。
赵堇廷也借这个借口,派遣各个监察使前往各州郡彻查。
内忧外患之下,这些人也无法再拧成一股绳,一个个都不知道身边谁才是叛国者或者叛党,生怕自己被连累,有的直接坦白从宽。
便如阮昭所说,船帮最大的收益来源就是走私物品。
所以没有多少船帮是干净的。
不只有走私官盐,还有走私武器、贡品、间谍、奴隶等等。
查抄的证据和奏折堆满书案,全让赵皇甩在朝堂上,让大臣们自行查看。
可以说查出来的这些,朝中至少有超过一半的官员都有沾些关系。
哪怕没有插手的,也曾收过礼,行过方便。
这段时间,朝堂上所有大臣每天都绷紧神经,廷尉府的大狱几乎人满为患,连整个皇城百姓都战战兢兢。
其中太尉一党再次遭受重击。
因此此次落马的人大多数都是太尉一党。
太尉这段时间也直接称病告假,晁府一直都是紧闭门扉。
阮昭看完所有经过,猜出赵堇廷的大致计划及接下来的走向后,眉心紧拧。
晁氏势力盘踞各州郡多年,赵堇廷先是身体康愈,让晁氏产生危机。
如今一回来又动其根本,怕是会逼着狗急跳墙。
阮昭回去后思索了半宿,翌日一早寻上刘老爷子,又给了他一份图纸。
但刘老爷子在看到这份图纸时,人都傻了。
而后自己带上一份花了半宿写出来的东西,回都尉府,让人找城内所有书生过来。
花了整整一天时间,把这份东西抄了近万份,随后派人分别送到各州郡传播开。
并为这份东西取名为《潼关日报》。
在纸张还未全面推广开来,大多数百姓还无法识字的年代。
这样一份报纸横空出世,显然引起了非常大的关注。
报纸总共有五个版块,民生、趣闻、政论、时事、佳作。
首刊全由阮昭原创撰写。
民生写的是潼关城的水车群,这个话题目前在各处热度也挺高。
毕竟有不少富户已经在潼关城购买水车回去,寻常百姓也能瞧见。
趣闻写的是前段时间因修路捐款搞出的擂台对打。
政论写的是关于赵国在制盐研究上取得成功,会为国家和百姓带来什么不一样的变化。
时事就是围绕船帮贩卖私盐一事展开犀利的讨论。
最后的佳作,阮昭先采取连载的方式,写一部小说。
小说名为《青云记》,写的是一个父母双亡,被舅母一家收养,却被霸占家产还不允许他读书,只让他种田的泥腿子一步步踏上官场,成为一品大臣的故事。
开篇节奏极快,写了主人公在舅母一家的压迫和磋磨下长大,因对读书极渴望,在放羊时总到书院偷听夫子教学。
他天资聪颖,学得极快,得夫子赏识,暗中教导他。
而近段时间三年一次的乡试即将开始。
夫子给他写了一份推荐书让他去试试。
但舅母却安排他当表哥的书童,陪表哥去乡试。
开篇到这里就结束了,这个故事无意戳中了很多寒门书生的点。
不少说书先生甚至拿到茶楼去讲,不免就引起热度。
故事带起热度,其余新闻也被传开。
政论那一篇关于国盐与富民的关系,直接切中百姓要害,指明精盐远售,国盐产高,粗盐必会降价。
盐是百姓必不可少的东西,却因为产量极少而价格昂贵。
若能把盐的价格降下来,对百姓来说无疑是一大喜事。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为您提供大神十三氏的皇后有空间:滚,别打扰我种田!最快更新
第三百二十章 首创潼关日报免费阅读.https://www.xfanjia.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