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诗人们谱写的华彩乐章以外,唐朝因为继承和完善了隋朝的科举制度,使天下读书人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学而优则仕的理想抱负,文官制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读书人能够济济一堂,尽情施展绝学和才华,盛唐出现了文化复兴的征兆,也涌现了许多才子们不为今人所知的逸闻趣事。
唐末五代人王定保所著《唐摭言》中记载了多位才子让人瞠目结舌的绝活,让人叹为观止。
大家都知道,王勃是个神童,六岁的时候就已经能够妙笔生花,把诗歌辞赋作得行云流水,花团锦绣,就在他溺水身亡的那一年,即27岁时一时技痒,留下了千古传颂的名篇《滕王阁序》,王勃之死其实是是天妒其才。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王勃还有一个哥哥,叫做王勮(读作据),此人也是一个天才少年,20岁时就已经金榜题名,成为负责太子饮食事务的官员了,高宗开耀年间,被提拔为给皇帝撰写诏书的秘书郎。
有一次,皇帝的五个儿子同一天被册封为王出就封国,就在这大喜的日子里,有关部门却忘记了提前准备册封诏书,等到百官听宣来到朝廷后,才想起坏事了。就在几个总理大臣面面相觑,惊惶失措时,王勮面带笑容挺身而出,各位大人,不必担心,看我的好了。王同学马上召来五个小书吏,让这五人一人一个书案,一人手执一枝笔,自己摇头晃脑,口占分写,不到一柱香的功夫,五纸诏书已成,难得的是每道诏书都文采斐然,语句端庄典雅,满朝官员为之叹服。王同学凭着他敏捷的才思,被加授中科院文学所院士,并兼任人事部常务副部长。王家几兄弟都是当时的大才子,但结局都不太好,王勮与其弟王勔后因所交非人,受谋逆罪牵连,早早死于非命。
诗仙李白也有一段经典趣闻,唐玄宗开元年间,诗人好不容易得到道士吴筠推荐,被风流帝王唐玄宗召至长安,供奉于翰林院中,但这个才华横溢的主儿眼看自己只是附庸风雅的帝王喜见文化盛世的一个摆设,所以心灰意冷、放浪形骸,天天与酒结缘,整日里醉醺醺的。有一次,玄宗李隆基给他布置了命题作文,要他撰写《白莲花开序》,还要他做十首不同内容的《宫词》,这位玄宗朝第一大诗人根本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天天醉里看花,喝得昏天黑地,玄宗等了很长时间也没有见李白呈上一文半纸,就吩咐他最宠信的太监高力士前去催促,老高跑去一看,坏了,李白醉得一塌糊涂,老高端来一盆凉水兜头浇下,然后把李白带到玄宗面前,玄宗索文,李白满不在乎的说,多大一点事儿?至于耽搁我饮酒吗?然后于御前索笔,文不加点,倾刻间,序言和十首宫词一蹴而就,让喜爱才子佳人的唐玄宗惊呆了。曹植七步成诗,但与李白相比却相形见绌,李白是谁?是诗仙而不是人,神了。
文化名人温庭筠,就是每次考试都想着作弊,把考场当成市场,最早形成考场产业,以获取最大利润,喜欢充当考生们枪手的那位主儿。每次作文都无暇打草稿,而是端坐在书桌前,做起文章来就把手在袖子里笼一笼,然后一咏一吟就成了,考场人送外号“温八吟”。
另有一说,说温大才子才思艳丽,工于小赋,晚唐科考律赋规定,八韵为一赋,每次考试,押官韵作赋时,老温不急不躁,叉手一吟便成一韵,八次叉手即可完成八韵,人又送外号“温八叉”。
与之相仿的是另一个才子叫做段维晚的,这个人作起文章来辞藻华丽,以机智灵敏名闻于世,这位段公子更有意思,科举考试考律赋时,喜欢吃煎饼,每次只要吃一个煎饼,一韵即成,八韵竟然要吃八个煎饼,而文章出来后则字字珠玉,让人拍案叫绝,这位段公子的怪癖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除了文化名人,民间也有一些毫不逊色的才子,让人惊叹于其下笔千言,才思泉涌的神奇。据《封氏闻见记》记载,唐玄宗天宝年间,四川广汉有一个小官吏叫做张陟,此人自言有一特长,能够在各种考试中作万言命题作文,到了中书省(唐代中央决策机构)考试这一天,张陟来劲了,在众目睽睽下开始炫耀自己的绝学,他征得宰相同意,让工于书法的三十个小吏在庭中环绕一圈,执笔而坐,而自己则身处圈子中间,然后让主官命题,张陟略加思索,依题而做,口授笔写,如此周而复始,到了午后,三十人诗笔俱成,张陟依文数字得七千余字,就这还不满意,非要坚持做到万言。
一旁赞不绝口的宰相赶紧制止,七千字已经足够了,又何必万言呢?张陟的事迹轰动了朝野上下,朝廷马上下旨赏赐绸缎布帛,然后将这位优秀人才收于国子监广文馆中,时人送雅号“张万言”。
还有更了不得的,开元时期,山西上党那儿出了一个神童,叫做常敬忠,你瞧瞧,不但这名儿起得好,皇帝一见就喜欢,本事也不小,十五岁就通过了明经考试而及弟,过了几年,五经更是烂熟于心,于是向朝廷毛遂自荐,说自己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凡是自己读过一遍的文章,都可口述千言,皇帝下诏让中书省进行测试,燕公张说问他,学士你一遍能诵千言,十遍能诵万言吗?
常大才子对曰,没有试过。张说找出一本平常人很难见到的古书,令其通读十遍后背诵出来。常大才子席地而坐,聚精会神研读眼前这本书,每读一遍就用手指画地而记,读过七遍后,弹地而起,说可以背诵了。张说有点不相信,坚持让他通读十遍。常大才子说如今我七遍已行,又何必要十遍呢?张说于是拿着书,对照着检查有无差错,常大才子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开背了,背完之后,居然与张说手中古书不差一字,当时在场的人都惊为天人,无不感慨和欣羡。测试结束后,皇帝赐绿衣一件,赏赐钱物无数,令其为东宫太子属官,专门侍讲《毛诗》,也许是常大才子太有才了,在后来的一百天里,竟然三度改官,皇帝隆遇不断,但也正是因为他太有才了,为同辈中人所嫉妒,早早就被人下毒害死。www.xfanjia.com
唐代书法家柳公权虽然以楷书着称于世,但此人同时也是一个才思敏捷的大诗人,《唐摭言》中披露了他的一则趣闻,唐武宗李炎在位时,对宫中一位嫔妃非常不满,一直想找个机会给收拾了,这一天心血来潮召来了柳公权,面带愠色的对老柳说,朕将降罪于此嫔妃,但是有个条件,如果你能作出一首让我满意的诗文来,我可赦免此妃无罪。这叫什么事?武宗皇帝真是闲得蛋疼,你的嫔妃关柳才子何干?老柳一想,这究竟是考究我的学问呢?还是寻机找事,总不会怀疑我给皇帝戴绿帽子吧?不过这救人一命是好事啊,于是欣然同意。武宗一指御前数十幅蜀锦,就题在这上面吧。
柳公权稍加思索,口占一绝,提笔一挥而就:
“不忿前时忤主恩,已甘寂寞守长门。今朝却得君王顾,重入椒房拭泪痕。”
柳才子这是在代那位失宠的嫔妃诉说心声啊,果然武宗一见之下,大喜,赶紧让宫妃拜谢柳公权救命之恩。
这一出叫什么?
应该叫做“才子赋诗救佳人”。
元代辛文房所作《唐才子传》几乎将唐朝最负盛名诗人、文学家和才子们事迹都收录其中,那些熠熠生辉的名字,名垂后世的恢宏篇章为我们再现了唐朝文化事业的兴盛和繁荣,唐朝为何会涌现出许多才华横溢的诗人和才子们?我想,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当然是唐朝社会的开放以及经济发展和国力的强盛,当然也离不开科举制度促使天下读书风气盛行,尤其是科举中诗赋的硬性规定。当然民族融合,兼容并蓄也是一个原因,还有就是政治上的宽松和言论的自由,以及帝王的个人喜好和士大夫阶层的兴起。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说到底,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才是文艺复兴的根本原因和前提条件。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为您提供大神汤汤哩哩啦啦的鲜为人知的的历史趣事最快更新
大唐才子们的趣闻糗事免费阅读.https://www.xfanjia.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