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嘉小说网>其它小说>天禧盛世>第302章 大争之世 (二十一)
  大庆殿,后阁。

  刘娥瘦的皮包骨头,含糊不清道:“不愿把孩子养在宫里,就带出去,免得被老身吓着。”

  刘纬挤出一丝笑容:“庆儿虽幼,感官敏锐,能辨亲疏,最喜慈祥。”

  刘娥不理恭维,问:“皇帝呢?箫孝先如何处置,不会遂了何亮意,真送契丹南京吧?”

  赵祯道:“称箫孝先心意,两属地永无宁日。直送幽州,又会惹契丹主不快,箫孝先主动去投幽州最好。”

  刘娥沉吟不语。

  人一旦不要脸,就是互比下限。

  箫孝先做着荣归故里的美梦。

  何亮笑眯眯的应了。

  南北是有“彼此不得停匿”之誓,送契丹中京是送,送契丹南京就不是送?

  箫孝先立刻有了身为俘虏的觉悟,卑躬屈膝,只求全身而退。

  刘娥问:“契丹南京、中京对峙可以继续僵持下去?”

  赵祯道:“很难,契丹主八支宫卫军一卒未动,围幽州的是诸部兵和箫孝先等人所属的头下军州兵,战力堪忧,且无斗志,据说今次降了两万余人,齐天太后力有不逮,仅留五千,余下给七日口粮放其北归。”

  刘娥长叹:“那位齐天太后是怕就此绝了退路?还是对我大宋不放心啊……”

  赵祯道:“幽蓟今秋绝收,仅靠两属地存粮撑不过明春。”

  刘娥又问:“箫孝先率溃兵千余强渡白沟河如何定性?”

  赵祯忽然沉默,这一点两府尚未达成共识。

  刘纬接口:“箫孝先虽有狂妄之言,但无出格举动。臣以为,应是请降。”

  刘娥心有不甘:“如何安抚齐天太后?”

  刘纬直来直去:“若将箫孝先强渡白沟河定性为毁盟,齐天太后才会寝食难安。”

  刘娥不悦:“既然如此,二十万禁军何必放在登、莱二州蹉跎?”

  刘纬道:“若在幽州驻军,最少需步卒十万、骑卒五万、丁壮四万,岁计粮饷一百九十八万八千石,一兵一岁耗米十石,节庆大赏、蕃汉安抚之费尚未计算在内。”

  刘娥道:“燕地之富,甲冠契丹,怎会颗粒无收?”

  刘纬道:“今秋不就绝收了?”

  刘娥哑口无言。

  刘纬又道:“岁米一百九十八万八千石仅为幽州非战时、且无骚扰之费,新城、涿州、良乡、朔州、易州、永清、安次、灵丘等缘边州县总计只多不少。”

  刘娥语重心长:“扶持幽、蓟、涿、顺、檀五州为屏障或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齐天太后仅一子,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岂不是为契丹主做嫁衣?”

  “有耶律宗愿客居京师,差不到哪去。”刘纬话锋忽然一转,“契丹少主志在瀛、莫二州,太后、陛下不忘幽云十四州也无不可。但现在南北势均力敌,必有一场血战,岁耗粮饷六百万石,持续二十年,太后、陛下有没有信心撑下去?”

  有吗?

  刘娥、赵祯扪心自问:有!至少赵光义有!

  刘纬绘声绘色的普及高粱河之战。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

  赵光义意气风发,决心取太原,召枢密使曹彬垂询:“周世宗及我太祖皆亲征太原,以当时兵力而不能克,何也?城壁坚完?不可近乎?”

  曹彬奏:“世宗时,史超败于石岭关,人情震恐,故师还。太祖顿兵甘草地中,军人多被腹疾,因是中止,非城垒不可近。今国家兵甲精锐,人心忻戴,若行吊伐,如摧枯拉朽,有何不可?”

  不是没有人反对,宰相薛居正等文官就奏“得之不足以辟土、舍之不足以为患”,请赵光义三思而后行。

  太原倒是攻下来了。

  但赵光义这个人疑心太重,安全感太少,又无守土之心,诏毁太原城,徙士绅、僧道于洛阳,迁民于并州,尽焚其庐舍,老幼趋避不及,酿四千死伤。

  理由冠冕堂皇:得之不足以辟土、舍之不足以为患。

  地是汉地,民是汉人。

  偏偏赵光义吃了秤砣铁了心:我就是不要!不想走就去死!

  毁了太原,毁隆州。

  所过之处,寸草不生!

  扈从六军不解:拼死拼活就为一走了之?你他娘的毁城是想免去犒赏吧?

  赵光义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国内荒田太多,除了江南、两浙、益州,处处缺人耕种。

  但汉人乡土观念浓厚,又讲究叶落归根。

  燕民惶恐,死守之心,与日倍增。

  契丹幽州守军颓势尽显,险些弃城而逃,汉人世家却倾尽全力相助。

  赵光义就这样把自己玩了个半死,仅以身免,窃乘驴车遁去,还他娘的中了一箭。

  文武官以为他死在高粱河,差点拥立赵德昭登基。

  ……

  刘纬浇熄刘娥、赵祯的北上之心:“嶙嶙故城垒,荒凉空戍楼。在德不在险,方知王道休。

  幽蓟汉人如今只是慕我中国,而非向我中国。太宗视其为弃民,其能视我为王师?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先磨去他们身上低人一等的烙印,再徐徐图之,陛下等得起。”

  ……

  天禧十七年,冬。

  契丹主耶律宗真谒庆陵,迎法天皇太后萧耨斤还中京,并加号法天应运仁德章圣皇太后。

  秦王萧孝穆封吴国王,拜北院枢密使,赴幽州迎齐天皇太后箫菩萨哥归朝。

  燕地战云再起。

  萧啜不、耶律留宁尽徒顺、檀二州百姓于幽州城,坚壁清野,枕戈待旦。

  已经吃过两次亏的易州、涿州边民纷纷强渡白沟河乞活,在两属地农田上竖起数千顶毡帐。

  箫绍宗一日三行文,要求何亮给钱、给粮、给军器。

  箫菩萨哥则以皇子耶律无敌、驸马箫匹敌为正旦使,当面乞援。

  ……

  二十万禁军陈兵交州,东京城迎来万国朝觐。

  鹅毛大雪也盖不住盛世气象。

  高丽、占城、真腊、蒲甘、加罗希、三佛齐、吐蕃、天竺、于阗、高昌、大食、龟兹等国以及西南诸夷云集,苑囿寺观处处可见蕃使东张西望。

  又属高丽来贺正旦使元颍最是为人津津乐道,传将徒孔氏一支赴高丽开州定居,弘扬圣人绝学。安慕小说网

  朝堂上闹的不可开交,渤海之滨等待装船流放的孔氏族人却因这个名额争破了头。

  耶律无敌、萧匹敌入住契丹东京使馆之后,孔氏热度再度攀升。

  刘纬为了平息契丹中京、南京之争,力主迁孔氏嫡系赴契丹中京主持孔庙,并将颜子四十七世孙颜太初流桂州。

  御史中丞孔道辅愤然请辞,文武官告病者三百九十二人,上至参知政事,下至国子监助教。

  看的万国来使目瞪口呆,看的东京父老津津乐道。

  但最引人注目的不是朝争,而是纷至沓来的各路举子,互别苗头,争风吃醋,演绎着无数人间佳话。

  正旦大朝却有一丝不详酝酿,刘娥不见踪影,赵祯脸上始终不露笑容。

  是夜,文德殿钟鼓悲鸣,久久不息。

  刘娥崩于大庆殿。

  黎庶、百官、举子、来使踩着半尺深的积雪环绕皇城祭拜。

  诏内城诸门不闭,听民自愿。

  次日,凌晨。

  参知政事宋绶、御史中丞冯道辅簇拥荆王赵元俨入宫,告病的文武官均已一夜痊愈,怀揣奏疏,誓要端正朝纲。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为您提供大神夜半鬼读书的天禧盛世最快更新

第302章 大争之世 (二十一)免费阅读.https://www.xfanjia.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