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英不由得扪心感慨:
余······终究还是来晚了几十年,未能阻挡那一场天倾之祸。
“书院学生们,每天课余时间,都会自告奋勇帮着修缮整理,与此同时,还有很多慕名而来的学者和书院的先生,大家痛心之余,也期望能够凭借自己的手,让一些先贤才华重见天日。”罗含的语气颇为沉重。
不用想也知道,那些残片,情况肯定也不容乐观。
杜英本来还想举步去看一看,闻言还是停住了。
血压容易扛不住。
另外还有几道身影正抱着书从外侧几间屋舍之中走出来,一人手里还拿着一张饼子,一边啃、一边嘟嘟囔囔说着些什么。
他们之中的多数人,衣衫不整、披头散发,还都顶着黑眼圈,也不知道多少天没有好好休息了。
“这些又是做什么的?”杜英好奇的问道。
罗含无奈回答:
“修史。”
修史,这便是杜英交给龙门书院的又一项任务了。
在既有的《三国志》等史料的基础上,为三国和中朝时期的旧事修史。
而最重要的目的,不在于记录和传承,因为在此之前也已经有不少相关史料。
杜英是期望书院能够在这些浩如烟海的史料和回忆之中总结规律、追思过失。
虽然人们从历史之中所能学到的最大的教训就是学不到任何教训,但是杜英仍然期望龙门书院能够好好回答几个问题。
无论夏商周还是秦,皆以残暴不仁而亡,独汉以强亡,到了三国时期,哪怕三个国家打的热火朝天,但是在对外的摩擦中却从来没有输过,乌丸、南蛮、西羌、百越,哪个不是被吊起来打?
这是为什么呢?
汉之强,强在何处?汉之亡,亡在何处?
至于之后,中朝兴起,成为三国之乱的最大赢家,但很快就是永嘉之乱,盛世景象转眼分崩离析,人如草芥几乎一夜之间。
那中朝之衰,又衰从何起?
数十万曾经征伐天下、无往不利的军队,又为何大败亏输?
曾经在草原上被只占据北方的曹魏都能吊起来打的胡人,为什么席卷成势、轰然南下,所到之处近乎无人能敌?www.xfanjia.com
“修的是什么史?”杜英问。
罗含愣了愣,这是都督亲自下的命令,为何会有如此一问?
但是他也知道杜英所想要的肯定不只是“三国史、中朝史”这么简单的回答。
想了想,罗含说道:
“以史为鉴,可知得失。所谓修史,并非单纯记述某年某月有某事也,更是要记述从某事中学习到了某种教训,应当做出何等改变······一遍学不会,那就学两遍、三遍。
修史也,修的史书,更是人心。”
杜英叹道:
“可令人知前朝之过也?”
等等······中朝在法理上还算是本朝,这就已经算前朝了?
罗含被吓了一跳。
其实他也已经做了心理准备,试问现在都督府上下,可还有一个朝廷忠臣?
君不见原本最坚定的王坦之和阮宁等人,现在都屁颠屁颠的为都督府效劳了。
效忠司马氏,维护世家,哪里有成为新朝开国功臣来的要紧呢?
但杜英现在连掩饰都不带掩饰一下得了,显然也是在暗示罗含,在平时书院的教育之中,强调效忠的这一方面,应该效忠于谁,老爷子最好心里有数。
罗含当即连连点头:
“不错,诸如那‘何不食肉糜’,臣······属下敢言,书院士子皆知民间之苦、躬亲之难,定不会说出来。”
杜英看老爷子激动的模样,也明白他大概并不是口误,而是真的早就盼着杜英能够更进一步了。
只要杜英一天还是都督,那么他这个关中书院山长,就只能执关中之牛耳,执掌天下牛耳的还是在江左,在建康府太学中。
而杜英若是向前一步,那关中书院岂不就成了太学?
“快了。”杜英没头没脑的说了一句,径直向前走去。
罗含听明白了,嘿嘿笑了起来。
而杜英也没有让他再陪着自己向山上走,老爷子腿脚不好的,激动之下再出点儿岔子。
陪在杜英身边的,又只剩下了谢道韫。
她柔柔说道:
“罗伯父前半生多被江左学者排挤,斥为另类,所以虽然名声在外,却时常因为学说无人喜爱而郁郁寡欢。
自来了关中之后,就跟换了一个人似的,唯有这对于名望的追求一直没变呢。”
“那是因为他办的越多、做得越好,所得到的名望和麾下的弟子都会越多。”杜英笑道,“有付出就有收获,何乐而不为呢?
在关中,余想要的结果,就是人们付出了血汗,能够得到相应的报酬,仅此而已。”
谢道韫不由得一叹:
“但是就是这么一句,千百年了,唯有那些可以被称为盛世的时候才能做到,大部分情况下,人们倾尽所有也不过是在艰难求生罢了。”
杜英牵住她的手。
不知不觉,两个人已经走到了半山腰。
杜英霍然转身。
热火朝天的工地从山腰延伸到山脚,而在工地的尽头,一侧是整齐的白墙黑瓦的库房,守护着灾难之后这个民族为数不多的智慧结晶,另一侧则是错落有致的茅草屋,传来琅琅的读书声,甚至压过了工地上的号子声,那里存续着这个民族继续向前进的希望火种。
工地上的号子声霎时间偃旗息鼓。
工匠们仍然在卖力干活,但是他们选择让书生们敞开嗓门、心无旁骛的背书。
因为他们知道,就算是自己这一代可能已经没有机会进入书院获取知识,但是他们的下一代,一样有这样的机会。
寒门子弟、黔首后人,如今正坐在那茅草屋中。
所以无论喊不喊号子,工匠和丁壮们都愿意为建设这样的书院出力。
他们不只是在建设一座座屋舍楼阁,更是在建设下一代人的希望。
在这乱世之中,最弥足珍贵的,就是希望。
目光越过书院,继续向北眺望,麦色青青,大片的土地正在开垦,城镇隐隐,新的村落出现在这片多灾多难的土地上。
太平岁月、祥和时光,如同画卷一样,在眼前铺开。
“夫君,大好河山啊。”哪怕众目睽睽,谢道韫仍然主动握着杜英的手。
杜英能感受到她手指的细微颤动。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为您提供大神然籇的晋末多少事最快更新
第一三九九章 修史免费阅读.https://www.xfanjia.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