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步兵军阵在野战当中被骑兵突破之后的必然后果。
实际上,和北胡交战的许多战例都表明,一旦被北胡击溃的中原军伍,大多数都会损失惨重。
越到后来,这种情形越是严重。
当然,此战也并非特别典型的战例,因为恒安镇军在之前,一系列的战略决策,才导致了最终这样一个战果。
李破指挥作战的才能,也再次得到了验证。
击溃了幽州军,大军主力几乎没有怎么停顿,只是稍稍整军,便进据良乡。
良乡数百守军被蜂拥而来的骑兵大军围于城内,不用攻打,良乡守军便挂起了降旗,举城降敌了。
到了此时,进到涿郡郡城蓟城的道路,已是一片坦途,官道宽阔而便利,大军要是疾驰向前的话,半天时间,足以赶到蓟城城下。
而这个时候,李破也不得不停下来,让经历过一场激烈厮杀的大军休整一番,缓上一缓了。
顺便,也到了清点伤亡和检查这一战的收获的时候了。
伤亡让李破的心揪了揪,两千骑的伤亡,不是恒安镇军伤亡最大的一次战事,可也绝对不轻了,让李破心疼不已。
和大业十一年冬天与突厥人交战那次不一样,那会儿恒安镇军中充斥着新兵,和没骑几天马的步军士卒。
那一战伤亡近半,才拖垮了突厥人,相当于一次残酷的练兵过程。
损失虽然惨重,可确实是练出了一支胜而不骄,败而不馁的精兵出来。
而这次伤亡的两千骑兵,却都是百战精锐……
更何况,还战死了一个领兵校尉。
这可以说是恒安镇军成军至今,战死的第一个高级将领。
损失不小,可李破很快的便整理好了心情。
领兵至今。他对这年头那句慈不掌兵的话理解越来越深刻了,每次战后,看着长长的阵亡名录,你要是稍有慈悲情怀。那也就不用活了。
所以说,领兵久了,阵亡人数在一位合格的领兵将领心目中,往往都是一连串的冰冷数字而已。
他们考量的绝对不是如何如何对不住这些阵亡将士,他们首先考虑的和李破绝对没有什么不同。先就要思量一下,对自己所率领的大军,会造成怎样的影响,付出这样的代价又值不值得。
随后的战果,也让李破肯定的认为,是值得的。
他的战略目的达到了,效果非常的完美,他率军全歼了幽州军主力,活捉了幽州总管罗艺以下,十数名将领。
另外俘获了三千余幽州兵。
骑兵大军纵横而过。将正面的幽州军几乎屠戮殆尽,冲起来的骑兵,想要留点手都不成,直接将一万多的幽州军卒踏为齑粉。
兵甲上的收获,非常喜人,幽州军的粮草辎重,也十分丰厚,显然,幽州的富裕并非谣传,和宋金刚那样的穷鬼完全是两个样子。
当然。占据了涿县的恒安镇军,粮草上已经不那么匮乏了,吃腻了肉干的军卒,这些日子能喝上一些汤水。嚼一嚼粟米饭,腌菜什么的了。
和之前一样,李破根本没见罗艺,门阀子弟,在这个时候,跟刘武周。宋金刚等人没什么分别。
而李破也没想着用罗艺去招降涿郡守军,在他看来,有了罗艺的人头,和真人去到城下的效果差不多。
而且,幽州军主力已失,涿郡郡城在他眼中已是囊中之物了。
于是,刚刚当了幽州总管没几个月的罗艺,随即人头落地,再没有机会上演,叛了又降,降而复叛的拙劣戏码。
估计要是真有阴曹地府的话,阎王爷也会非常头疼,此人将很多寿禄未尽的人都送了下来,这可如何是好啊?
尉迟恭这个帮凶做的很到位,几个鼎鼎大名的家伙,都是他一手包办,捉到李破面前的,杀人的也是他的部下。
他简直就是个名人杀手……
李破到是见了几个幽州军的将领。
有两个反应比较激烈,李破毫不犹豫的动了刀,没有任何礼贤下士的觉悟。
他不太喜欢看不清形势,一味的张扬自己的刚烈,却又显得过于暴躁的人物儿,而同样的,他也不喜欢那些一点忠心都没有,频繁的转换门厅的家伙。
按照他的心理,被他捉到的隋末豪杰,估计大多数都没什么好下场。
当然,这也是他身边缺乏得力之人规劝的结果,不然的话,一定会有人告诉他,这年头招降纳叛不应该以自己的喜好来作为行事准则,那样一来名声多数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然而,简单粗暴的做法往往会有一些直接的效果,于是,其他几个幽州军将领马上就老实多了。
涿郡的情形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李破也显示出了他疑心比较重的特点,分开来问了一遍。
涿郡郡城的大致情况也就差不多清楚了。
如今统辖郡城上下的人很有些名气,这个家伙叫温彦博,是太原温氏后人。
如今位居幽州总管府司马之职,是罗艺的心腹。
这是个文人,曾担任过京官儿,在朝中人脉也不错。
可惜,他是秦王杨俊在并州总管任上举荐的人,后来开皇十七年,杨俊因骄奢事,而恶于文帝,夺其官职,召回京师问罪。
杨俊在开皇二十年的时候,病死在京师,文帝恼于杨俊身边臣子仆从规劝不利,秦王府中人等,多数受到了牵连,温彦博也不例外。
后来杨广继位,对秦王子嗣还算不错,温彦博的宦途也有了些起色,辗转来到幽州做官儿,能在大业末年来涿郡为官的人,其实都是受到看重的人。
可惜的是,这种看重未必是好事儿,温彦博在幽州蹉跎了好几年,天下大势变幻,他这样的文人,多数都是随波逐流,没有武将那么有主张。
后来做了罗艺府中司马,估计多数也是无奈所致。xfanjia.com
至于说谁人领兵守城,几个降将说了些名字,李破听听也就过了,有两个姓罗的,都是罗艺的亲族,没什么知名人士了。
和他当初的判断差不多,看来罗艺还远远没到站稳脚跟的时候,煽动兵变的后遗症,十分的明显。
据说薛世雄的两个儿子在幽州,可却都在守陵当中……
…………………………
大业十三年五月末,李破率军溃宋金刚,杀宋金刚,占据上谷郡,随后败幽州军主力,斩幽州总管罗艺,翌日晚间,以降卒为先导,趁夜率军袭蓟城,克之。
从大业八年算起,五年之后,当日征辽军中小卒重回故地,率军占据了涿郡郡城以及皇帝杨广几番临幸的临朔宫。
消息传开之后,河北震动。
渔阳郡诸地的幽州兵马,纷纷固城自保,居庸关守军战战兢兢。
魏刀儿在听到风声之后,率军南下去了河间,打算与窦建德抱团取暖,因为他这样的流寇,最怕的就是受到骑兵突袭。
窦建德也比较震惊,本应该在大业十三年大肆扩张的他,立即收缩兵力,和魏刀儿联盟,准备迎接来自北方的这个强敌的进攻。
…………………………
与此同时,本想着兵分三路,尽快去到长安的李渊也不得不在屈突通部将桑显和的凶猛进攻中,停了下来,来面对屈突通布下的防御圈儿。
屈突通这人用兵沉稳,他并非是个天才型的领兵将领,可在战略布局之上,当世很少有人能比得上这个人。
只不过越是这样的人,闪光点也就越少,只有当你和他交战的时候,才会感觉到难受。
李渊就很难受。
屈突通陈重兵于河东郡,这是个非常关键的位置,它西边就是蒲津桥,过了黄河向西就是冯翊郡城,过桥向南一些,则是永丰大仓,这是关中第一大仓,夺下它,李渊大军也就不愁军粮了。
而河东郡向南,则是风陵渡口,是的,你向南向西,都需要过了河东郡才成。
李渊想要过河,还有第三个选择,那就是龙门和韩城之间的龙门山和梁山,而这个过河点,却又有韩城和合阳这样的坚城把守。
这样的战略,几乎是封死了李渊大军去到长安的所有道路,屈突通想来,李渊想要进到成安,只能和他在河东鏖战,别无他法才对。
可他想错了,李渊是头疼,可大隋已经咽气了,隋帝杨广虽还没有死,却和死人差不多了,无论关西人还是关东人,除了有数的几位之外,没人去惦记将天下弄的烽烟四起的这位皇帝了。
李渊南下长安,虽无地利,却占了一个人和。
李渊只是派出了一些使者,试探性的跟防御圈西边儿的人们交流了一下,屈突通所布下的防御圈,就立即分崩离析,韩城,合阳,冯翊郡便纷纷投到了李渊麾下。
不但撕开了防御圈,还让屈突通部陷入了险境。
于是,五月下半段和六月的上半段,李渊父子和屈突通围绕着黄河沿岸的关城要塞斗智斗勇,你来我往杀的昏天暗地。
(月票月票)(未完待续。)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为您提供大神河边草的北雄最快更新
第317章战后免费阅读.https://www.xfanjia.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