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嘉小说网>其它小说>三国:汉中祖>第72章进行时
  辽东,高句丽都城丸都。

  中原早春时节,辽东山区的天气仍是寒冷。山城下汉军士卒裹着棉服,在寒风中劳作着,或制作投车,用于攻克山城之用;或修缮工事,封锁内外交通。

  从天空上望去,汉军将士绕着丸都山城扎营,将整个城池给包围了起来。

  自姜维抵达辽东后,率大军逆马訾水北上,于西平口与高句丽大战。汉军将士神勇,马隆、杜预二将发挥出彩,大败高句丽,斩虏将士一万八千余人,尸体堆积马訾河道,几乎阻断河流,杀得河水尽赤。

  此战杀得高句丽东川王闻风丧胆,带着手下三、四千人退守王都,试图凭借丸都山城的坚固,逼退汉军。

  姜维登上对山山头,眺望丸都山城,观察其内布置,点评说道:“高句丽所建山城险峻,环山为屏,山腹为宫,谷口为门,若是强攻,我大汉将士必损失惨重。”

  丸都山城其地势北高南低,由北向南倾斜犹如簸箕,全城六座城门,大门在南墙。几乎占据了地理的优势,根本没法强攻。

  杜预感慨说道:“辽东山势崎区,其山上又多有山泉。若大国盘踞此间,依托山川地势建城,我等将临山而叹也!”

  杜预本对陛下安排他出任带方太守疑惑,但随着他深入了解,发现朝鲜半岛地势关键。其北部山脉纵横,南部江水密集,可种水稻。若高句丽在强盛些,能统一半岛,其凭借山脉地势,构筑山城防线,足以成为中原王朝的边患。

  顿了顿,杜预说道:“大帅是否行围三缺一之策,或可使其内部人心涣散。”

  “不!”姜维眯着眼,否决说道:“奉陛下之诏,当斩东川王首级,毁其宗庙,灭其国祚,岂可让东川王外逃。”

  姜维的目的很明确,他就是要彻底灭掉高句丽,让高句丽从大汉北疆消失。若让高句丽叛人逃窜,在这白山黑水间,大汉估计是找不到高句丽叛人。

  阎宇迟疑少许,说道:“大帅若与高句丽久持,在下恐平州粮草难支。”

  平州地域人口不过二十万,其除了供养边军外,几乎没有外力供养来自中原的平叛大军。而大军的粮草几乎全是中原调拨,路途遥远,难以长久供养。

  姜维直接吩咐说道:“让扶余人出粮,以供养大军。同时亦可让辰王发三韩之地部落百姓出粮,其不敢不从。”

  “诺!”

  三韩之称乃是在汉时便有,其中由于马韩拥有五十四个部落,势力最大,被三韩拥立为‘辰王’,成为名义上的共主,实际是联盟制下的盟主。至于辰韩、弁韩二国,或是联盟部落,各有拥有十二个部落。共计七十八个部落,合有二十个或大或小的国家。

  姜维想起马谡所部,问道:“今可有右将军音讯?”

  杜预摇了摇头,说道:“右将军与幽州都督韦虎分兵,韦虎率麾下将士已攻破旧都纥升骨城,至今仍未有右将军音讯。”

  马谡独自领兵从辽河出发后,击败高句丽小股部队,得知纥升骨城空虚,命韦虎率部进攻纥升骨城。自己则率将士深入群山之中,言要将高句丽腹地诸城尽克。本月以来,马谡音讯全无,仿佛消失在白山黑水之中。

  姜维微微皱眉,说道:“暂时不管右将军,命将士起投石车昼夜不息。”

  “诺!”

  ……

  相较于仍处在寒冷的东北,建业已渐渐缓和,再过几日便可春耕。

  但南下扬州的太子刘璿心思杂乱,近日以来不断有德高望重之人上门,试图劝太子刘璿‘适当性’度田,皆被其搪塞过去。

  何为适当性度田?

  刘璿也是心知肚明,无非是度百姓之田,对于那些豪强、大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若适当性度田,刘璿也能较为轻松地应付任务。但刘璿却是不太想,他从小跟随刘禅身侧,刘禅也时常教导他,民贵君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之语,因而他对百姓之重有深刻的认识。

  但不想又能如何,百姓是民,士族也是民。百姓会反,豪强也会反。

  他当下仅是太子,若引得江左震荡,不知又会折去多少名声,又会让多少江东士人背离自己。

  那些被迁往关中的江东大族倒还好,他们也不会背离自己。但就是那些留在江东的中小士族,他们会因此而记恨自己。

  当下刘璿很是矛盾,他既想完成度田,又能不引发事变,很是矛盾。

  陆抗驱步入堂,禀告说道:“自殿下命扬州度田以来,臣暗中察访地方发现豪强勾结地方官吏,致使官吏执行不力,多有懈怠。即便度田,亦有隐瞒户口、田地。”

  陆氏一族被迁往关中,他们早已被迫完成核查族中数据,故陆抗对于大汉在江东度田没有多大的心理负担。

  刘璿叹了口气,那些江东士人上门仅是初级抗议,而当下从官员入手是进一步的抗议,再到后面可能就会动刀动兵了。

  江东与中原不同,中原平定得早,大汉之前将统治重心放在中原,大量的官吏被派往中原。而江东归降得晚,也并非优先级,大汉派遣官吏较少,当地仍存在大量的本土旧官。

  陆抗见刘璿没有说话,便知太子在做心理斗争,叹息一声,他也就退了下去。对于陆抗而言,其也是受到江东友人劝阻,加上他本身也是吴郡人,因而他对度田之事,既不反对,也不赞同。

  “启禀殿下,有家信一封。”

  寂静的厅堂内,侍从入内将刚送达的家信送到刘璿手上。

  刘璿看书信抬头,脸色不由一喜,这是他舅舅王迁的来信,赶紧将其拆开。

  刘璿南下扬州匆忙,来不及与在益州的舅舅见面,便将心中所忧通过书信告诉了他的舅舅,看他的舅舅能否给他出谋划策。

  王迁也不负刘璿的期待,书信上他没有从刘璿所忧虑的角度入手,他仅从刘禅的心理维度上出发告诉刘璿,言他的太子之位稳固与否,不在任何的外力,而在能否让刘禅满意。毕竟刘禅作为开国皇帝,他对于是否更替太子,有直接的否定权利。安慕小说网

  同时他也在书信中强调刘禅与普通的帝王不同,他对制度的革新上有来自心里的执念,他渴望建功于世,塑造不一样的大汉。也因此刘璿此行扬州的目的,没有其他,要达到刘禅的满意。

  其满意的标准何在?

  王迁在书信里也说了,刘禅派遣兵马前往扬州,实际上是在为因度田引起的叛乱而做准备。

  因此他让刘璿可以放心搞,大胆搞,扬州没引起叛乱,说明他做得还不够深入。

  至于人才,他让刘璿放心,等他将度田之事完成,太子之位稳固,天下有无数人才试图成为他门下的门客,到时候他应该担心他能否慧眼识人。

  刘璿看完书信,豁然开朗,心中忧虑尽去。

  将书信放在烛光上烧毁后,他站起身子,大步出堂,喊道:“来人,颁布节令,命东宫谒者下地方考实,若有官吏作奸犯科,度田不严,当惩治郡守、县长。若有偏差,当即处死郡守、县长,后再报送长安。”

  刘禅授予刘璿生杀大权,同时也具有颁发诏令的权利,当然其仅限于扬州地区。

  “诺!”

  东宫属官们拱手应道。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为您提供大神周府的三国:汉中祖最快更新

第72章进行时免费阅读.https://www.xfanjia.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