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的廷议,是朱厚熜登基之后,杨廷和受到打击最大的一次。比朱厚熜当初接连驳回廷推结果,还要严重的打击了杨廷和。
杨廷和,这可是内阁首辅。
明武宗驾崩之后,杨廷和是真正的权倾朝野,甚至新皇的选择都在杨廷和的手中。明武宗驾崩到朱厚熜登基四十来天时间当中,杨廷和代行皇权,成为了明朝历史上权力最大的内阁首辅。
这个时候的杨廷和,就算是后来的张居正都比不上。整个明朝历史上,就没有一个臣子有过如此大的权力。
因为没有皇帝,因此杨廷和直接代行皇权。
朱厚熜登基之后,杨廷和作为内阁首辅,依旧是权势惊人。虽然之后因为小皇帝皇位越来越稳固,开始挤压杨廷和,打压杨廷和。但杨廷和依旧是内阁首辅,依旧是负责推行“新政”。
可是这样一个朝廷重臣,辅佐皇帝的内阁首辅,在这一次的廷议上,甚至可以说是受到了羞辱,脸面无存。
权威受到了巨大的打击。
影响力骤降。
朝野上下甚至都在怀疑,杨廷和这个内阁首辅到底能够做多久?
千万不要小看这样的情况。
内阁阁臣凭什么权力大,不是因为内阁本身权力大,而是因为内阁阁臣都是皇帝近臣。可以给皇帝出主意,得到皇帝的信任。这些人随时都可以见到皇帝,在皇帝身边说句话,对于皇帝决策影响最大。
所以内阁阁臣才厉害,那些大臣才会畏惧内阁阁臣。
可是一个不受皇帝信任,甚至被皇帝厌弃的内阁阁臣呢?这样的内阁阁臣,还不如一个六部侍郎权力大。当一个内阁阁臣没有能力影响皇帝决策的时候,对于朝臣来说,这样的内阁阁臣屁都不是。
不仅仅是普通的内阁阁臣,就算是内阁首辅也是一样。
所以在大明朝,一个不受皇帝信任的内阁首辅,他的内阁首辅位置基本上已经到头。因此当杨廷和在此次廷议上,受到了如此“羞辱”之后,很多大臣开始考虑,杨廷和会不会致仕。
这样下去,杨廷和想要做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受到掣肘。
本来讨论兴献王追封问题,但最后朱厚熜直接命令内阁,按照礼部制定的情况,不仅要追封兴献王为帝,还要以兴献王为考。
廷议当中出现了太多的事情,因此内阁还没有反应过来。
朱厚熜的命令就下了。
不要觉得这样就能够下圣旨。虽然廷议当中内阁没说什么,但他们回去之后,依旧可以拒绝拟定圣旨。
“中堂,可要拟旨?”
廷议结束,内阁阁臣回到了内阁的办公地点文渊阁。
几个人都对于杨一清很生气。
但杨一清在这里年龄最大,资历最深,走到现在可是靠着战功一步一步走上来的,并不是靠着哪一个皇帝的宠信。杨一清的资历,连内阁首辅杨廷和、内阁次辅费宏都比不了,其他人就更不用说。因此他们也不好说什么。
蒋冕最沉不住气,问了杨廷和。
朱厚熜在廷议结束的时候,可是让内阁拟旨的。但如果内阁就这样拟旨,那么这些日子的争夺,内阁就全败。甚至内阁一旦按照皇帝的要求拟旨,说不定就会受到清流的抨击。
很多不当官的那些读书人,肯定会批评内阁谄媚皇帝。内阁就是这样,平时没有行政权力,什么事情都要得到皇帝的支持,六部的配合。可是一旦真的发生什么事情,第一个问责的就是这些内阁阁臣。
现在内阁真的是左右为难,进退维谷。
“真要拟旨,吾等如何面对先帝,如何面对天下人。”
杨廷和叹气。
皇帝的压力?
杨廷和、蒋冕、毛纪这些人,都不是那种畏惧皇帝压力的人,也不怕皇帝的压力。要是他们畏惧皇帝的压力,他们怎么可能一直不同意朱厚熜的要求。
杨廷和现在最难过的是朝臣的态度。
为什么?
皇帝如此肆意的破坏儒家宗法制度,破坏皇家制度,硬是要把继统和继嗣分开,可是这些朝臣怎么就不反对。甚至王瓒、袁宗皋、王宪、席书这些大九卿,为了谄媚皇帝,竟然还支持朱厚熜的想法。特别是礼部尚书王瓒,是杨廷和最为痛恨的。作为礼部尚书不维护礼仪,反而是第一个上前为皇帝摇旗呐喊,甚至为皇帝找到了一大堆的根据,支持皇帝,实在是不当人子。
还有那些科道言官。
皇帝如此的肆无忌惮,他们不去劝谏皇帝,反而是攻击自己。特别是六科官员,本来就是为了规劝皇帝的。可是他们怎么把矛头指向了自己。
这才是杨廷和无法接受的。
只要朝臣愿意支持自己,那么杨廷和是非常愿意和皇帝争一争此事。
“正是。从古至今未闻继统和继嗣可以分开,若真如此,礼法大变。吾等必将成为破坏礼法的罪人。”
毛纪也是愤愤不平。
皇帝下旨容易,但内阁拟旨却不容易。
杨廷和、蒋冕、毛纪、毛澄四个人是反对追封兴献王为兴献帝的主要人物,也是态度最激烈的四个人。虽然廷议当中,他们几个人越发的处于下风,但他们依旧不愿意退让。
因为在他们看来,皇帝真的错了。
“介夫兄,大势所趋,何必要螳臂当车。”
杨一清开口。
蒋冕、毛纪他们都是冷冷的瞥了一眼杨一清。
对于杨一清今天廷议上的表现非常不满意。不过杨一清丝毫不在意。在内阁当中,杨一清根本不把蒋冕、毛纪、毛澄这些后辈放在眼里。
甚至杨一清都看不起费宏这个内阁次辅。
杨一清在内阁唯一看得上眼的只有杨廷和一个人。杨廷和这个人该果断的时候非常果断,该强硬的时候非常强硬,同样该退的时候也会退。政治手腕非常娴熟,非常出色。
作为内阁首辅,杨廷和还是很称职。
所以杨一清根本不在意其他人的看法,就直接看着杨廷和。
“义之所在,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杨廷和轻轻的说出了,很坚定的话。
杨一清微微一笑。
看着杨廷和道:“介夫兄,皇上年幼,若反对太过,反弹也会很大。陛下现在只想要追封兴献王,尊封邵贵妃和兴王妃,不愿入继。若介夫兄,内阁继续给皇上施压,皇上说不定要的会更多。若皇上不仅要追封兴献王为帝,还要给兴献王加一个皇字,给兴献王加上皇帝称号,你要如何?若皇上要把兴献王庙宇移到京城祭祀,到时候你要如何?”
皇帝可是只有十四周岁的孩子。
这样的小皇帝,脾气都是捉摸不定的。你要是继续给皇帝施压,皇帝不高兴了,就会反弹更厉害。到时候皇帝不仅仅简单追封兴献王,甚至是要把皇统移到兴献王这边,你们怎么办?
到时候就真是大事情。
现在皇帝虽然不要继嗣,但却承认皇统的传承,承认皇统来自明孝宗。
“的确应该防止这一点。”
费宏开口。
费宏当年入阁是杨廷和推荐的,两个人关系很好。费宏也一直被划到杨廷和这边。为了让费宏入阁,杨廷和当初才驱逐了梁储。
不过费宏性格不像是蒋冕和毛纪这样。
相反费宏的性格很好。
费宏在内阁,作为内阁和六部之前的联系人,做的非常出色,当一个很出色的润滑油。不管是皇帝和内阁有什么冲突,还是内阁和六部发生什么冲突,费宏都是作为中间人调解。此时费宏开口,表达了这样的担忧。杨廷和忍不住皱眉头,不多见的场面。
继统不继嗣,已经严重影响大明皇统的传承。
如果真像杨一清说的那样,朱厚熜要的不仅仅是继统不继嗣,还想要把皇统直接转移到兴献王身上怎么办?如果朱厚熜要把兴献王祭祀搬到京城怎么办?
如果朱厚熜封兴献王为皇帝,把皇统移到兴献王身上,到时候兴献王的祭祀就成为了皇家祭祀。那么明孝宗和明武宗的祭祀要怎么处理?
明孝宗、明武宗和兴献王谁的祭祀更加重要?
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甚至还有一个问题是,皇统可以如此的出现变化,那么怎么去说服那些藩王。那些藩王是不是也可以随意的改变皇统传承。xfanjia.com
杨廷和瞬间觉得头脑都混乱。
因此忍不住道:“若此次我们拟旨,陛下还不满足,继续下去该怎么办?皇上一定要追封兴献王为皇帝怎么办,我们难道可以继续后退?”
杨廷和此时真的已经有了退让的想法。
但杨廷和担心。
担心皇帝此次胜利之后,会觉得朝臣可欺。然后按照刚刚杨一清说的那样,得寸进尺,那样怎么办?
“介夫兄,陛下年幼,但异常聪慧。陛下会选择最有利的方案。但这要看内阁的选择。”
杨一清知道杨廷和有了退让的打算,所以劝了一句。
杨廷和看了看杨一清,再看了看其他的内阁阁臣,陷入了沉思。要怎么办?拟旨还是不拟旨?如果这一次再次封驳,那么皇帝和内阁之间,肯定需要继续扯皮。
要怎么办?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为您提供大神随遇而安写手的明朝大昏君最快更新
第127章 退让免费阅读.https://www.xfanjia.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