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嘉小说网>其它小说>大明发明家>第七十八章 朝廷的最大软肋
  正因为对秦良玉这个女将了解得越多,所以她在天启心目中的地位越发的崇高,甚至要超过卢象升、曹文诏,以及满朝所有文臣武将。

  因为她的忠贞日月可鉴,因为她的功勋天地为证,如果大明多出几个像秦良玉这样的人,不管是流寇也好,建虏也罢,早就化归了尘埃。

  不过,天启暂时对秦良玉没有过多的安排,因为奢崇明引起的奢安之乱还未平定,秦良玉的白杆兵依然在尽力剿贼。

  再者,白杆兵已经是一支成熟的军队,秦良玉对他们的操练也不用任何人操心,唯一的不足就是这样的善战之军应该越多越好。

  可现在这个想法有些不太现实,因为白杆兵的训练、供养都是土司的财政。

  哪怕是帮助朝廷打仗,也几乎都是自备粮饷,很少向朝廷伸手,非常的难能可贵。

  凭石柱宣抚司的财力,很难供养更多的兵力,而现在天启也没有足够的理由直接给秦良玉拨款。

  因为奢崇明之乱的高峰期已经过了,现在只是凭借地利优势在垂死挣扎,而围困他的大明军队也很难发动大规模进攻,毕竟川黔一带的地形非常复杂。

  没有大规模战斗,就没有战功,天启就没有理由赏赐白杆兵,不然的话,与他们联合作战的其他明军就不服了。

  如果都赏赐,朝廷也拿不出那么多钱。

  所以,天启只能暂时的将秦良玉和她的白杆兵默默记下,以后再找时机进行补偿,现在就不作过多安排了。

  还有赵率教和满桂,这两人也是忠勇可嘉的良将,战斗都很勇猛,在关外也取得了不错的战绩,两人此时也都是总兵官。

  职位已经够高,不需要另外安排他们去刷战绩晋升了,暂时保持现状即可。

  但是,他们两人之间却有个问题让天启很是头痛。

  他们原本是共事多年的辽军同僚,关系是很好的,但前年因为救援、以及功劳分配的问题,双方产生了一些矛盾,渐生嫌隙。

  当时还闹得比较大,毕竟两个都是统兵大将,这般不和,以后怎么在辽东共事?

  以防两人的矛盾加深,朝廷最终选择将他们分开,于是把满桂挂印移镇到山海关大门。

  可这只是权宜之计,如果建虏再来攻,满桂肯定会被调出去支援,到时候两人出现在同一处战场上,万一发生点什么就麻烦大了。

  这可不是天启杞人忧天,因为大明朝有多少将领,以及不同属军队之间的不和,最终导致了极为严重的后果。

  这种事情首先要拿出来说的就是天启元年的浑河之战,当时参战的浙兵、川兵、辽兵矛盾重重,互不信任,甚至到了刀兵相向的地步。

  在开战前,浙兵和川兵就先发生了火并,甚至用火炮对射,双方都伤亡严重。

  随后,浙兵又与当地的辽兵大打出手,也互有伤亡。

  三方就带着这样的矛盾参与了浑河之战。

  最先与建虏交战的是川军的白杆兵,本就与川军矛盾极深的浙兵直接选择了袖手旁观。

  而辽兵和浙兵也有矛盾,看到浙兵不救,也选择作壁上观,因为他们打着事后以此事弹劾浙兵以报一箭之仇的心思。

  结果,他们就眼睁睁的看着建虏集中兵力将白杆兵消灭。

  建虏打完白杆兵,又开始攻打浙兵,辽兵更加不救了,继续旁观。

  然后浙兵被建虏消灭后,就剩下辽兵独自面对了,结果可想而知。

  战斗中,最忌各部兵力被敌人各个击破,而这几支明军,却人为的帮助建虏创造了这个天赐机会。

  其实不管是辽兵、浙兵还是白杆兵,他们都是大明最精锐之军,也都不是胆小怕死之辈,几千人面对几万建虏围攻也没有丝毫怯懦。

  几乎所有人都在极为不利的战况下,都浴血奋战到最后一刻,没有选择向敌投降。

  所以,这种悲惨结局,非战之罪,而是人祸。

  如果他们能够摒弃前嫌,将与建虏的仇恨放在首位,同心协力,建虏即便能取胜,也至少得多付出几倍的代价。

  因为他们在独自面对建虏时,都取得了不小的战果,特别是白杆兵,顶住了建虏多次的疯狂冲击,战况一度胶着。

  如果浙兵和辽兵能够适时的给予支援,搞不好能够打出一场以少胜多的精彩之战。

  可是,没有如果。

  每每想到浑河之战的惨状和结果,天启都义愤难平。

  最可怕的是,明军并未从中吸取教训,在这之后又出现了无数次自己人坑自己人的事情,在关键时刻算计报复与自己有嫌隙的人,甚至直接率军逃跑,把友军的后背暴露给敌人。

  渐渐的,很多统兵大将,每战都小心翼翼,一察觉到不对就立即率先跑路,因为跑慢了很可能就被别人给卖了。

  这样的军队,还能怎么打仗?所以经常性的出现几万、甚至十几万的军队说崩就崩了。

  于是,大明朝的最后一点余威被慢慢耗尽,然后轰然倒塌。

  可是,很多矛盾是不同派系,或长期遗留下来的问题,比如浙兵与辽兵在援朝时就闹出了矛盾。

  所以短时间之内,天启也无力改变,朝廷很多时候也只是和稀泥,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其实,建虏内部也有自己的派系和矛盾,但他们揉合的能力要远远强于明军,至少在战场上不会互坑自己人。

  有事在家里斗,出来了就将目标全部放在明军身上,而明军很多时候却反着来,恨不得在战场上借敌人的刀来除掉自己的政敌,简直令人无语。

  天启明白其中的主要原因,这是因为大明朝廷对这些已经渐成军阀之势的军队控制力太弱了,一方面想要他们好好打仗,一方面又担心他们跑到建虏那边去了。

  所以很多时候要尽力安抚,生怕做出一些太过刺激他们的事情,而他们也经常以此拿捏朝廷。

  说白了,就是朝廷缺乏一支强有力的嫡系中央军弹压,这也是大明朝廷的最大软肋。

  若李邦华将十多万京营练出来了,拥有白杆兵或者当初浙兵一样的战力,那情况肯定会好很多。

  建虏就是如此,皇太极上台时其他三大贝勒也不服,但无奈人家手中的实力最强啊。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为您提供大神加勒比海贼王的大明发明家最快更新

第七十八章 朝廷的最大软肋免费阅读.https://www.xfanjia.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