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换上一套普通边军的军服,带着几十个护卫越过辽王朱植、宁王朱权的封地,来到鸭绿江边见一个人。
虽说南京已经进入快入暑伏,但鸭绿江边依然春寒料峭,只有倔强的小草挣扎着露出点绿芽,预示着春天已经到来。
李芳远穿着朴素,站在渡口欢迎着朱棣到来。
朱棣对于他来说,不仅仅是仇人的叔叔,更是自己反抗暴明的盟友,跟自己互通有无的贸易伙伴等等。
因此,他不得不放下国内事务,提前来到鸭绿江边等候这位尊贵的大明皇族。
朱棣对于李芳远如此折节也非常满意,不仅提前下了马,更是整了整衣冠,表示对会见李芳远的郑重。
然而,正当朱棣想上前跟李芳远热络之时,突然见到李芳远恭恭敬敬的跪下了。
“小王参见大明亲王殿下!”
朱棣突然遇到这种情况,整个人都懵了一下。好在他反应飞快,赶忙上前将其扶起,并且顺势的挽住了对方的胳膊。
“李老弟,你这就见外了。你要是如此多礼,你让愚兄如何自处?”
李芳远闻言感激的笑了笑,然后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燕王殿下,小王不是多礼之人,只是见到真龙难免胆怯,不敢冒犯真龙之天威,以免为我撮尔小国招致祸患!”
朱棣听到这话心里那叫一個高兴,嘴都快咧到后脑勺了。
如果是在大明境内,他多少还会装一下。可现在都跑到鸭绿江边了,他还装个屁?
“李老弟这话过了,真龙已定,你我皆是蛟也!”
李芳远闻言笑了笑道。
“小弟闲来无事做了一首诗,若是燕王殿下不嫌弃,小弟就进献给燕王殿下,当做此次会面的贺礼?”
朱棣闻言大喜,甚至生出几分期待之情。
虽然他和李芳远乃是第一次见面,但两人早就多次通信,更是偷偷摸摸的贩卖过不少违禁品。
因此,朱棣对李芳远的人品和处事风格早就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他所献的诗,定然是吹捧自己的好诗!
“那愚兄就洗耳恭听了?”
李芳远用字正腔圆的大明官话,将自己早就草拟好的马屁诗奉上。
“紫凤衔书下九霄,遐陬喜气动民谣。”
“久潜龙虎声相应,未戮鲸鲵气尚骄。”
“万里江山归正统,百年人物见清朝。”
“天教老眼观新化,白发那堪不肯饶。”
朱棣听罢连声赞叹道。
“好诗!”
“想不到李贤弟竟有这般才学,能写出如此应情应景之好诗!”
李芳远闻言谦虚的摆摆手道。
“燕王殿下谬赞,小王献丑了,嘿嘿嘿……”
朱棣闻言心中更是无尽感慨,他早就知道李家那一堆烂事,深知李芳远早年辅佐父亲起兵、造反、打天下的艰辛和不易,也知道他父亲李成桂几次许诺让他当太子,最后却又立了他弟弟,只因为他不是嫡出。
就算没有靖海军误打误撞打入朝鲜,以李芳远的暴脾气,也迟早要反。
朱棣非常能跟李芳远共情,在他看来这简直就是另一个自己。
自己又何尝不是被嫡庶两个字压得翻不过身来,论能力,论人品,论才学,自己就算比不上朱标,但比朱允熥要强上无数倍吧?
然而,老爷子宁可传位于一个孩子,也不让自己当太子!
“令尊有眼无珠啊,放着你这样优秀的儿子不立,竟然立个小毛孩子,简直是拿国家当儿戏!”
李芳远闻言顿生知己之感。
“燕王殿下说的没错,我家那老东西就是老糊涂了,若不是大明皇太孙亲自派天兵将其俘虏至大明,小弟也迟早打进京城,逼那老东西退位!”
朱棣闻言眼角一颤,这也是他的梦想。
只是他家老爷子可比李成桂厉害多了,哪怕现在老爷子躺床上说胡话,他都不确定是不是那老爷子装出来的,就是想看看他临终之前有哪个不开眼的跳出来造反。
因此,朱棣一直按兵不动,韬光养晦。
朱棣非但自己没动作,甚至压下了佛门的一系列手段,防止他们将祸水引到自己头上。
只是偷偷的打制点兵器,然后在暗地里跟北朝和倭国做做贸易,贴补下封地的亏空而已。
“愚兄听闻老弟将北朝治理的井井有条,夜不闭户,可否代愚兄领略一番?”
李芳远听到这话,脸上也是尽显骄傲之色。
“实不相瞒,小弟这治国之策有许多是参考的大明!”
“大哥见惯了天朝上国的大国气度,看了我们这小国寡民的小打小闹可千万别被逗笑了,哈哈哈!”
“李老弟,你这说的是什么话,大哥是真心来求教的!”
李芳远见朱棣这样说,当即一指飘在江面上的一艘如同乌龟一般的大船。
朱棣是见过大船的,知道他侄子早就能造出几十丈长的大船。可当他看到北朝的战船达到十几丈之长时,心中依然被小小的震撼到。
“想不到伱们北朝竟然也能造出如此大的船!”
李芳远听到这话一时间都不知道朱棣是在夸他还是骂他了,就他们用的战船,还不够大明海军一炮的呢。
“燕王殿下,这就过誉了吧,我们这种龟船哪能跟大明海军相比!”
朱棣闻言冷哼一声道。
“贤弟,愚兄纠正你个错误。”
“大明海军是孤大侄子的,跟孤这个王叔可没有半文钱关系。”
“不过,如果将来风云变幻,让孤走上那个位置,孤也会大力兴建海军,建一支不亚于朱允熥的海军!”
虽然李芳远听出朱棣心中的不甘,但依然忍不住抽了抽嘴角。
大明本身就很强大了,在陆地上可谓是无敌的存在。如果再拼命建海军,那朝鲜和倭国将再无闪转腾挪之力了!
朱棣看到李芳远脸色微变,赶忙出言补救道。
“贤弟莫慌,愚兄可不像朱允熥那般贪得无厌,愚兄只是对海的那一边好奇,另外对海贸带来的收益比较感兴趣,并不贪图别人的土地。”www.xfanjia.com
“燕王殿下,就算你跟朱允熥一样,那也是英雄所见略同!”
“小王非但不生气,反而翘首以盼待王师!”
“不过,小王只希望看到殿下的仁义之师,而不是朱允熥那群贪婪的强盗,哈哈哈!”
朱棣见李芳远这样说,也跟着哈哈大笑起来。
“想不到贤弟竟如此豁达,倒是愚兄显得不够坦荡了!”
“既然咱们把话说到这份上,那愚兄就指着鸭绿江水发誓。若是将来孤登临九五,只要朝鲜贡赋不缺,绝对将朝鲜列为不征之国,并让世代遵守下去。”
李芳远从来没想过要反攻大明,在他看来朝鲜能在大明的眼皮底下喝点汤,沾点小便宜已然是天大的幸运了。
“那小王就提前代朝鲜,以及朝鲜的后世之君谢过燕王殿下的慷慨喽,哈哈哈!”
在两人爽朗的笑声中,北朝史官崔木激动的在纸上写下这样一笔。
“国主与大明燕王殿下会盟于江上,国主面对大明燕王之刁难进退有节……”
这一刻,在崔木眼中,李芳远就是圣君明主,是振兴朝鲜的希望。
朱棣和李芳远联袂登上龟船,然后在李芳远的带领下游览了鸭绿江美景,然后登上北朝之土,参观了北朝的都城,以及道路两旁之村里市集。
再来之前,朱棣以为北朝百姓生活会非常困苦。
毕竟大明年年加征,南朝和高丽两国都已不堪重负,被朱允熥额外关照的北朝应该更难才对。
可在来到北朝后发现,北朝百姓竟然生活的还算不错。
虽然远远达不到富裕的程度,但他们脸上却没有多少忧苦之色。
只是有一点比较奇怪,路上看到的每一个人身上都挂着一个小牌牌,哪怕是随侍在李芳远身边的官员也毫不例外,只不过材质上更讲究,用的是牛角、白玉之类。
“贤弟,可否告知他们身上佩戴的木牌为何物,为何贵国不论老少都有佩戴之?”
“回兄长,此为号牌,乃是小弟所创,专门用来记录他们的身高、体征、籍贯、田宅等等信息,用以方便征兵和服徭役。”
“在我北朝境内,十岁以上,七十岁以下之男丁只要出门必须佩戴此物,如有不带或者伪造、修改者处以重罚!”
朱棣闻言立马想到了大明严格执行的路引制度,两者竟然出奇的相似,都是方便官府管理百姓的一种手段。
只不过李芳远的号牌制度更加方便一些,只要拿出号牌,其人身份信息一目了然,可以随时进行征发等等。
“想不到贤弟竟还是内政高手,竟能想出此等便宜之法!”
李芳远闻言谦虚道。
“旁门左道尔,不敢当燕王如此称赞!”
“小弟行此等办法,也是无奈之举。北朝之地不比大明,小国识字者甚少,若不推行此法,朝廷征兵、征税将乱成一团麻。”
“贤弟谦虚了,治国无定法,能治好国家,治好百姓即为善法!”
“本王此次回去,也要在封地内推行此法!”
朱棣这话还真不是客套,而是真的觉得此法可行。只是他还不知道,就在他想借鉴北朝的户籍管理制度之时,远在南京的朱允熥正在推行一种更加先进的管理制度,不仅超越北朝,对于整个世界来说都是一种巨大的变革。
朱棣又跟着李芳远走了而几个地方,时常见到有顶着光头的人在农田、工地、堤坝等等地方忙碌,不禁再次生出好奇之心。
“贤弟,你北朝和尚也要做工么?”
朱棣对佛门印象不错,一来姚广孝是和尚,二来佛门有意靠拢他,有扶持他上位的想法。
因此,朱棣不管是明面上还是暗地里,都对佛门保持足够的尊重,在他的封地里佛寺更是一座接一座的兴起,很多被朱允熥逼的活不下去的和尚都跑到燕地。
“回兄长,小弟不是不礼佛,实在是我北朝地狭民少,供养不了太多比丘,只能强迫一些滥竽充数的比丘还俗。”
“不过此法可不算小弟独创,贵国皇太孙似乎也在推行此事。”
朱棣闻言连忙点头。
“哦哦,确实有此事,不过我那大侄子已经在国内引起轩然大波,沸反盈天,民心不稳……”
李芳远一见朱棣这样说,就知道朱棣对于佛门的倾向性了。但他依然不打算顺着朱棣,而是实事求是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不瞒殿下,小弟不仅强迫一些比丘还俗,还没收了大量的寺院田产。”
“啊?”
朱棣听到这话心中一惊,心道这不是跟那逆孙干的一样吗!
“贵国皇太孙或许有许多荒唐之处,但对于佛门之事却没有半点不妥。”
“佛门不事生产,却占有大量土地、佃户,对于朝廷非常不利。”
“我北朝之所以能如此快速恢复国力,就是因为我将佛门田产没收,然后分配给无地百姓,让他们为朝廷缴纳赋税。”
“哦哦哦……”
朱棣听到这话暗暗在心里警醒,自己将来登基当皇帝,也得限制一下佛门。
只是现在有求于佛门,还得对他们更加礼遇才行。
朱棣在北朝的三日之行,不仅见识了李芳远的治国手段,更是看到了李芳远暗搓搓兴建的水师。
虽说李芳远的水师很寒酸,别说跟朱允熥的靖海军比了,就是靖海军的前身崇明水师都能吊打他几十条街,但在朝鲜半岛和倭国这片海域,李芳远的水师无疑是无敌的存在。
可以预见,只要大明海军撤出这片海域,李芳远的水师将一统半岛,兵锋直指海峡对面的日本。
这让朱棣对于李芳远有了重新的认识,这是一个有野心,有远见,有能力的盟友!
朱棣的北朝之行不仅领略了北朝风土人情,更是跟李芳远签订了高大上千万两银子的订单。
未来三年时间,朱棣将为北朝提供火器、铁器和铁锭等物资,跟北朝兑换人参、粮食、海盐等货物,实现双边的互通有无。
当然,对于某皇太孙的算计也自然不会少。
只是两人都知道,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们俩的胜算属实不多。
然而,谁也未曾想到,正在两人临近分别之时,燕王的护卫给他们带来一个极为振奋的消息。
“燕王殿下出大事啦!”
“何事如此惊慌?”
“据姚上师回报,说归化城运往哈密卫、天山卫、碎叶卫的军粮被人截了!”
“啥?”
朱棣的错愕很快就变成了狂喜。
“天助我也,哈哈哈!”
“贤弟,太好啦,咱们的机会来啦!”
晶晶走到唐三身边,就在他身旁盘膝坐下,向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唐三双眼微眯,身体缓缓飘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来。他深吸口气,全身的气息随之鼓荡起来。体内的九大血脉经过刚才这段时间的交融,已经彻底处于平衡状态。自身开始飞速的升华。
额头上,黄金三叉戟的光纹重新浮现出来,在这一刻,唐三的气息开始蜕变。他的神识与黄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应着黄金三叉戟的气息,双眸开始变得越发明亮起来。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从天堂花上爆发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
不远处的天狐大妖皇只觉得一股惊天意志爆发,整个地狱花园都剧烈的颤抖起来,花朵开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气运,似乎都在朝着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他脸色大变的同时也是不敢怠慢,摇身一晃,已经现出原形,化为一只身长超过百米的九尾天狐,每一根护卫更是都有着超过三百米的长度,九尾横空,遮天蔽日。散发出大量的气运注入地狱花园之中,稳定着位面。
地狱花园绝不能破碎,否则的话,对于天狐族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
祖庭,天狐圣山。
原本已经收敛的金光骤然再次强烈起来,不仅如此,天狐圣山本体还散发出白色的光芒,但那白光却像是向内塌陷似的,朝着内部涌入。
一道金色光柱毫无预兆的冲天而起,瞬间冲向高空。
刚刚再次抵挡过一次雷劫的皇者们几乎是下意识的全都散开。而下一瞬,那金色光柱就已经冲入了劫云之中。
漆黑如墨的劫云瞬间被点亮,化为了暗金色的云朵,所有的紫色在这一刻竟是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巨大的金色雷霆。那仿佛充斥着整个位面怒火。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为您提供大神火红的鸡枞的朱元璋:咱真不想当皇帝!最快更新
第五百八十六章 贤弟,咱们的机会来啦!免费阅读.https://www.xfanjia.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